练好形意拳,关键是这一个字,形意劲是软着去硬着使,松着去紧着使 (第4/8页)
我喝毛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千千小说www.qbtxts.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有的前辈们把蓄劲的过程比作“缩”,就是把整个人体的骨结间的距离用意极力缩少。
把筋缩短到极限,就像在奔跑的袋鼠的两条腿,离地时它的筋腱、肌肉、骨骼一起伸长,瞬间疾速发劲。
通过这种方式把蓄劲释放出来,将身体弹纵出去,再重复蓄劲的过程,然后再放劲。
如此循环往复地跳跃,袋鼠蓄劲越多、放劲越大、跑跳越远。
也就是,缩得越紧,蓄劲越多,放劲越大。
这“缩”“放”不是动作的缩小、身体的缩成一团,那就失去了形意拳头顶、项竖的要求。
气不顺达,气力不能收发,还容易练出低头、猫腰、驼背的毛病。
俗话说:“低头猫腰艺不高”。
“缩”不失形意拳的基本人体要求,它不是人体四肢的“就合”或往一起蹲、团、缩,那样练不出关节、筋骨、肌肉的开放。
形意拳大师李仲轩老先生常讲:劲要往骨头里练,只有从骨头里发出的劲才是形意拳的真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