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藤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千千小说www.qbtxts.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该研究结果发表于《Science》,被《Science》专文评价为“纳米催化剂合成的重大突破”,被美国《C&EN》评为2007年度化学24项重大研究进展之一,被英国皇家化学会《Chemistry World》评为2007年度化学40项最前沿研究之一。
孙世刚团队也在2013年凭此成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2024年,孙世刚教授团队通过在热解过程中引入NH?Cl和NH?Br,调控碳载体的微观结构和活性位点的化学环境,成功开发出一种高效的 Fe-NC 催化剂。
该催化剂的性能超越了美国能源部2025年的指标,为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取代铂基催化剂、克服成本障碍提供了可能。
科研之路解码
孙世刚院士的科研之路,对他后来成为院士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孙世刚院士团队发现锂硫电池界面电荷存储聚集反应新机制,为下一代电池设计提供了指导方向,展现了其在前沿科技领域的卓越洞察力和创新能力。
这一成果不仅在学术界引起广泛关注,也凸显了孙世刚在电化学领域的深厚学术造诣和引领地位。
孙世刚院士团队在电催化还原硝酸根合成氨方面的研究进展,为大规模应用提供了可能,解决了重要的实际问题,体现了他将科研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的能力,对推动相关产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孙世刚院士发展了电化学原位红外反射光谱技术,使我国在该技术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电化学研究提供了强大工具,彰显了他在技术创新和方法开拓方面的突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