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晴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千千小说www.qbtxts.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299年,贾南风废杀太子司马遹,引发宗室公愤。赵王司马伦借机联合齐王司马冏、河间王司马颙等起兵,于300年入宫弑杀贾后(诛灭贾氏党羽数千人)。301年,司马伦废惠帝自立,激起更大反弹:齐王司马冏联合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讨伐,激战数月,司马伦兵败被杀,三王掌权。此阶段战争从洛阳扩散至中原,死亡人数超10万。
第三阶段(301-306年):诸王混战与帝国崩溃
司马冏掌权后独断专行,302年河间王司马颙联合长沙王司马乂攻杀司马冏(死者数万)。次年,司马颙又与成都王司马颖合攻司马乂,洛阳城内“兵交宫掖,矢及乘舆”,司马乂被焚杀。304年,司马颖逼惠帝迁都邺城,东海王司马越趁机起兵,联合幽州刺史王浚引入鲜卑、乌桓骑兵参战。混战中,司马颖、司马颙相继被杀,306年司马越迎惠帝返洛阳,毒死惠帝后立怀帝,持续16年的战乱方告结束。此阶段战争遍及北方,“千里无烟,人相食”,仅荡阴之战(304年)就有“死者相积,弃市三日”的记载。
四、八王之乱的深远影响
1. 人口锐减与经济崩溃
据《晋书》记载,战乱导致“九州岛岛残破,户口减半”。以冀州为例,太康年间(280年)有户31万,至310年仅存7万余户。农业荒废,蝗灾频发,“百姓流亡,十不存二”,西晋国库从武帝时期的“府库盈积”变为“府帑既竭,百官无禄”。
2. 军事空虚与边防崩溃
诸王为争权,竞相征召少数民族军队参战。如司马颖引匈奴刘渊为外援,司马越借鲜卑段部兵力,导致匈奴、鲜卑、羯等族武装深入中原。同时,西晋驻守边疆的军队(如幽州、凉州)内调参战,边疆防御形同虚设,为匈奴刘渊、羯族石勒等势力崛起提供了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