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集:贞观之治下的户籍革新 (第1/5页)
竹晴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千千小说www.qbtxts.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贞观户籍新政:盛世基石的构建
一、风云初定,新政萌动
唐高祖李渊晋阳起兵,历经数年征伐,终是扫平群雄,建立大唐王朝。然而,隋末连年战乱,神州大地满目疮痍,人口锐减,土地荒芜,社会经济濒临崩溃边缘。百姓流离失所,户籍散佚混乱,赋税征收艰难,国家治理举步维艰。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登上皇位,是为唐太宗。他心怀壮志,欲图重振山河,开创太平盛世。此时,社会渐趋稳定,一场关乎国本的户籍制度革新,在贞观之治的大背景下悄然萌动。
贞观初年,朝堂之上,君臣齐聚,共商国是。户部尚书戴胄神情凝重,向太宗奏报:“陛下,自隋末大乱,天下户口锐减,今户籍不实,田亩荒芜,赋税难征,实乃国家心腹大患。”太宗微微颔首,目光坚定:“朕深知户籍乃国之根本,关乎百姓生计、国家兴衰。当务之急,需革新户籍制度,使百姓安居乐业,国家繁荣昌盛。”
二、均田之策,安身立命
为使百姓安于农耕,恢复经济,太宗决定推行均田制与户籍紧密结合之政策。
朝廷诏令颁布,天下震动。均田令规定,凡年满十八岁的男子,授田一百亩,其中八十亩为口分田,年老或身故后需归还国家;二十亩为永业田,可传给子孙。女子、奴婢及耕牛等,依不同情况授田。同时,明确规定土地不得随意买卖,以防土地兼并。
为确保均田制顺利实施,朝廷依据户籍信息,对土地进行重新丈量与分配。各地官员纷纷下乡,挨家挨户核实人口、登记土地。在长安城郊外的一个小村庄,里正带领着几位衙役,手持文书,挨家登记。村民们围聚过来,眼中既有期待,又有担忧。一位老者颤巍巍地问道:“官爷,这地真能分给咱?”里正笑着回答:“老人家放心,这是陛下的旨意,按户籍分地,让大伙都有田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