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的蛤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千千小说www.qbtxts.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半月之后,黑蛟城外的大军已经剩下不足两万。
太师闻喜在军营之中,喟然长叹,对长子闻朱重说道:“国事艰难,诸般掣肘,如是奈何?”
闻朱重也是无言以对,父亲不顾一切调兵,本来就颇犯忌讳。
这些兵马都是被闻太师强行带来,但随着时间过去,朝廷上怎么都有反应了,数次下令,让各道兵马回归本驻地,这些兵马如何敢抗命?就连闻喜都扛不住,只能让各道兵马离开。
手上没有足够的兵马,闻喜也不敢攻打黑蛟城,他收到的各方文书都没有表明,这位大琅的状元郎跟出身魔教的苏南桥有什么勾连。
若是能一战而定,闻喜倒也不忌惮拿下黑蛟城,只要能够拿下黑蛟城,他自然有各种手段抵赖,但若是没有攻下黑蛟城,把本来并无反意的孙燕晚给逼反了,牵动可就太大了。
毕竟孙燕晚乃是文坛未来领袖,因为“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硬生生让皇帝改了主意,让韩轼还朝,很得朝堂上的清流喜爱,而且此人出身嵩阳派,算是武林人士,未过门的妻子又是出身少禅寺,背后有两大武林圣地,轻易撼动,也会让武林人士心思潮涌。
闻喜虽然明知道,攻下黑蛟城对大琅有百利而无一害,却始终顾忌太多。
只能连发十余道文书,威胁黑蛟城守将,要去禀报皇上,得到孙燕晚以师姒的名义回应,必然会写信去嵩阳山,待孙燕晚出关之后,就去雒京打官司,双反扯皮了数日,闻喜黯然撤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