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八百三十一章 没救了…… (第5/7页)
坟土荒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千千小说www.qbtxts.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然而看看陈曦脑子里面的唐诗宋词能匹配上什么……
嗯,除了韵脚和韵律,其他的都能匹配上,问题在于诗词歌赋没有了韵,那还是诗词歌赋?
因而陈曦从来到这个时代开始,哪怕是脑子里面多得是经典到不能经典的唐诗宋词,但是陈曦从来没抄过一次诗词歌赋,原因非常简单,韵的变化太大了。
大到陈曦抄诗书只能是祸害经典,连韵律都对不齐。
毕竟从汉末魏晋,到南北朝,再到隋唐,光陈曦能记起来的韵律变化就有好几次,第一本韵书那就不说了,那算是敲定了韵,之后到晋代声律再变,又有了《韵集》敲定新的声律。
这就已经是两次声韵的变化了,问题是这两次的声韵变化,其实还不是最大的问题,接下来南北朝时期,声韵发生了历史上最大了变化,那就是四声……
好了,这下韵律可谓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最明显的一点就是,现代人读建安时代的诗词歌赋,明显没有唐宋诗词那种韵律的感觉,甚至连韵的是什么都分辨不出来。
然而那北朝时期声韵骤变到这个程度尚且未完,后面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声律变化,那就是《切韵》一书的诞生,这本书才是后世官韵,以及官话,甚至是之后普通话的祖先。
现实就是这般,魏晋南北朝是中原声韵变化相当激烈的时代,反过来说的话,也就是说唐宋时代的诗词歌赋,在建安时代是完全不符合当时声律的,你就算是写出来也完全读不出来气势和韵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