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喝毛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千千小说www.qbtxts.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就是同一个用法之间也有这种变化。动作虽然没了平时练的摸样,却处处透出了形意拳的味道,这对于平时怎么练就想怎么用的人来说是难以理解的。
用法和练法比较,要能够做到动作省减了,而意思仍然存在,这可以从“防即是打、打即是防”之间的顾盼、呼应、贯通之中去领会。
这种“用法”表面看起来动作很简单,甚至只是一动而已。
其实是一个非常注重节奏的、连贯起来的复杂动作,是动动交代的清清楚楚的能量组合,不是简单的一个动作。
有人讲,形意拳用法必须带着它一定的形象。
的确,形意拳有“五行”、“十二形”等明显区别与其他拳种的特色动作。
但一用起来这些“形”,就如同书法中把正楷写成草书的关系一样,快的在似与不似之间,甚至快的认不出来。
但心里清楚,用法的每一动都来源于平时练的形,是一种熟能生巧、融会贯通、随感而发的下意识动作,而真用到这些形时,内陆里早已养成要特别认真按要领去做的习惯。
形意拳法理中贯穿着《易学》中“变化”的原理,是一种千变万化的拳学,单纯用一个统一的动作标准去学习、研究它,反而难以领会他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