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藤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千千小说www.qbtxts.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这种微观机制研究为后续宏观工程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撑,形成";微观-宏观";贯通的研究视角。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王向明依托北航航空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参与国家863计划";先进复合材料低成本制造技术";项目。
他在导师王华明院士指导下,掌握激光增材制造技术在航空材料领域的应用,建立";制造即设计";的创新理念,直接推动其后来在复合材料制造技术上的突破。
西工大阶段,他建立的飞机系统设计思维,使其在复合材料研发中注重";材料-结构-工艺";协同优化,如C919中央翼缘条的一体化设计。
求学期间,他逐步形成了";模拟计算-微观表征-宏观测试";三维验证体系,确保技术方案的工程可行性,这种研究范式在北航期间得以完善。
从ARJ21到C919的参与经历,使他认识到航空材料自主化对国家战略安全的重要性。
他在北航建立的";材料基因工程";研究方向,正是针对我国航空材料研发周期长、试错成本高的痛点,通过高通量计算加速材料创新。
王向明求学阶段积累的跨学科人脉网络,如与西工大校友、商飞团队的深度合作,为其后来牵头组建";航空复合材料技术创新联盟";奠定基础。
这种产学研协同模式,使实验室成果能快速转化为C919机身壁板自动铺丝等核心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