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藤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千千小说www.qbtxts.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作为土生土长的万年人,对家乡有着深厚的感情和责任感。
这种情感促使他在取得科研成就后,积极为家乡的发展建言献策,努力把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推动家乡的科技创新和企业发展。
万年县人民有着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精神。
这种地方精神在柴立元身上得到了传承和体现,他在科研工作中不断创新,敢于突破传统思维,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的科研成果,为我国冶金环境工程领域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院士求学之路
1985年,柴立元参加高考,考出了总分569分的成绩,那时高考根据估分填报志愿,柴立元比实际分数少估了50分,填报志愿时,报考了中南工业大学(现中南大学)有色冶金专业。
1989年,柴立元从中南工业大学本科毕业时,打算参加工作,以减轻母亲负担。
但凭他的成绩可以直接保研,导师钟海云也力劝他继续深造。
读研的3年里,他师从钟海云教授,主攻稀有金属钽铌冶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