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藤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千千小说www.qbtxts.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唐本忠回到内地高校开展科研和教学工作,积极参与国家的科技发展战略,为国家培养创新型高技术人才。他的研究成果在国内的应用,有助于打破国外对荧光检测技术及相关产品的垄断,提高我国在该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院士科研之路
唐本忠院士是我国着名的高分子化学家,长期从事高分子合成方法论的探索、先进功能材料的开发以及聚集诱导发光(AIE)现象的研究工作。
2001年,唐本忠院士率领的研究团队,发现了一些噻咯衍生物在聚集状态下会从无发光变为发光的奇特现象,与传统的有机发光分子在聚集时发光减弱甚至消失的“聚集猝灭发光效应”完全相反。
这一现象的发现打破了传统认知,为发光材料的研究开辟了新的方向,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唐本忠院士对聚集诱导发光(以下简称AIE)的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和阐释。
他们发现,当分子从激发态向基态变化时,如果通过辐射跃迁的方式,就会发光,如果通过非辐射跃迁的方式变化,则不发光。
唐本忠院士团队还发现,具有AIE性质的分子在单分子状态时比较活跃,会通过其他形式(如热能)消耗能量,因此不发光,而聚集在一起时活动受限,能量主要以光能的形式输出,从而发光增强。
唐本忠院士揭示出这一机理,为设计和合成AIE分子提供了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