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藤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千千小说www.qbtxts.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2009年,高绍荣团队利用四倍体囊胚互补技术,与周琪院士团队分别首次证明了iPS细胞的真正多能性,这一成果被美国时代杂志评为2009年世界十大医学突破之一。
高绍荣团队还阐明了DNA甲基化与羟甲基化对细胞重编程的调控机制,并发现核移植重编程相对于诱导重编程,更有利于修复端粒和线粒体缺陷。
他们进一步揭示了Dcaf11调控端粒延伸的分子机制。
针对体细胞核移植中的科学难点,高绍荣团队创新性地利用胚胎活检结合单细胞多组学分析,建立了胚胎命运追踪系统。
他们发现核心组蛋白修饰H3K9me3和H3K4me3的擦除异常是导致核移植胚胎发育低下的重要原因,通过纠正相关缺陷极大地提高了克隆效率。
由此可见,高绍荣院士在胚胎发育与多能干细胞领域,取得了显着的研究成果,为这一领域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科研之路解码
高绍荣院士的主要研究方向集中在早期胚胎发育与多能干细胞、体细胞重编程的分子机制等领域。
这些领域均属于生命科学的前沿,他的研究为这些领域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高绍荣院士的研究不仅具有理论价值,还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