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抹记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千千小说www.qbtxts.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刚刚接到司令员同志打来的电话,说街垒厂那里的形势不太妙,敌人在坦克的掩护下,向厂里的守军发起了猛攻。”索科夫对着话筒说:“政委同志, 你立即把部队集结起来,赶到街垒厂去增援。我向司令员同志承诺, 最多两个小时,你的部队就会出现在街垒厂的阵地上,怎么样,能做到吗?”

“两个小时内,进入街垒厂的阵地,这一点倒是没有任何问题。”别尔金等索科夫说完后,若有所思地说:“我有个问题:我们在进入街垒厂之后,是独立作战,还是服从厂里指挥员的指挥?”

“街垒厂里只剩下柳德尼科夫上校的第138师,如果你带队进入工厂,恐怕就要划给他来指挥。”索科夫之所以坚持自己要带队去街垒厂,就是怕自己的部队被划给柳德尼科夫指挥,这样一来,等到反攻开始后,自己的手里就没有可用的部队了。“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出现,我已经向司令员同志提出,由我亲自带队前往,他已经同意了。”

“什么,你也要去街垒厂?”别尔金的指挥部里,能清晰地听到街垒厂方向传来的枪炮声,看到腾起的滚滚浓烟,他颇为担心地说:“米沙,那里太危险,你还是留在师部指挥吧,我带队前去就可以了。”

“政委同志,你不必劝我了。”索科夫既然已经下定决心要去街垒厂,那么不管谁劝说,都不会让他回心转意的。他固执己见地说:“我不放心我的部队,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作战。”可能是想到别尔金这么说,是出于对自己安全的考虑,又在后面补充一句,“放心吧,在战场上我会注意安全的。”

索科夫已经把话说到了这个份上,别尔金知道自己再怎么劝,对方也不会改变主意,只能无奈地说:“好吧,米沙,既然你已经做出了决定,那我就不多说别的了。我最后想问问,我们是等你来了以后出发呢?还是先出发,然后在街垒厂里汇合?”

“战场上的形势对我军不利,你们哪怕早一分钟进入战场,都有可能改变整个战局。”索科夫对着话筒说:“部队集结完毕后,你就立即带着他们进入街垒厂,我会赶过去和你们汇合的。”

看到索科夫放下话筒,伊万诺夫关切地说:“师长同志,街垒厂那里很危险,你多带点部队过去吧。”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 More+
寒门崛起

寒门崛起

朱郎才尽
这是一个就业路上屡被蹂躏的古汉语专业研究生,回到了明朝中叶,进入了山村一家幼童身体后的故事。 木讷父亲泼辣娘,一水的极品亲戚,农家小院是非不少。好在,咱有几千年的历史积淀,四书五经八股文,专业也对口,谁言寒门再难出贵子。 国力上升垂拱而治; 法纪松弛,官纪慵散; 有几只奸臣,也闹点倭寇; 但总体上可以说,这是士大夫自由滋生的沃土。 一个寒门崛起的传奇也就从这里生长了。 谨以此文向所有的穿越经典致敬
历史 连载 485万字
我娘子天下第一

我娘子天下第一

小小一蚍蜉
柳父:“志儿,去读书吧。” 柳明志:“我,江南首富长子万贯家财,开玩笑吗?不去,打死都不去。” 柳父:“管家,取训子棍来。” 柳明志:“且慢,牵马来。” 齐韵:“夫君,男儿若无乘风志,空负天生八尺躯,去考状元吧。” 柳明志:“我?娇妻在怀,日子美满,去考状元,我疯了啊。” 新 皇:“柳爱卿,北方已定,新军三十万是不是该移交兵部了?” 柳明志:“柳明志奉先帝之命镇守边疆二十七府一百五十二州,愿世世代
历史 连载 1210万字
军工科技

军工科技

止天戈
军工科技,衡量一个国家国防力量强弱的重要标准。强大的武器装备能力斩千军,杀人于千里之外,能重新定义战争。强大的武器装备能捍卫疆土,抵御外敌,护佑国泰民安,保我盛世太平。我愿为这大国复兴 锻造利剑,我愿为这国泰民安熔铸长城。持我利剑,必将披荆斩棘,所向披靡。守我长城,必能克敌制胜,捷报频传。且看一个年轻人如何创造一个属于他的军工霸业时代。各位书友要是觉得《军工科技》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
历史 连载 887万字
大明烟火

大明烟火

阳光下写字
朱元璋:“一群贪赃枉法之辈,朕要杀光他们。”韩度:“陛下息怒,与其杀了,不如废物利用,压榨干净他们的剩余价值才好。”朱元璋:......
历史 连载 828万字
万历明君

万历明君

鹤招
公元1572年,距离明朝灭亡、山河沦丧还有72年。 此时东南倭寇横行,西北鞑靼叩关,地方兼并日重,军政疲惫百姓困苦,隆庆皇帝刚刚驾崩。 石越却在此时,穿越到了历史上三十年不上朝的万历皇帝朱翊钧身上。 好消息是,此时的朱翊钧,还没有登基。 没来得及祸害朝政。 坏消息是,此时的朱翊钧,还没有登基。 司礼监掌印冯保想做皇权代言人。 首辅高拱想架空皇帝增强内阁。 次辅张居正一心主政推行新法。 唯一的指望,
历史 连载 135万字
东晋北府一丘八

东晋北府一丘八

指云笑天道1
历史的车轮滚过波澜壮阔的三国时代,中原大地迎来了百年未遇的和平,人们都以为盛世即将来临,可谁都没想到,等来的却是一场汉人永远也不愿面对的千年恶梦。 永嘉丧乱,中原大地,虎狼横行!华夏的儿女,在血泊中哀号。 不甘为奴的汉人举族南下,在江东之地重建东晋,自祖逖起,百年来汉家军队六出江南,九伐中原,可惜功亏一篑,多少志士,徒望两京兴叹,巍巍青山,何处不埋忠骨? 所幸天不亡汉族,还有刘寄奴,他会用一腔的热
历史 连载 124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