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离刺荆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千千小说www.qbtxts.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就这么一台简单的轧棉机,一天就能干完黎族棉农几十个人一个月的工作量。

于是,这个小小的轧棉车间,只靠二三十个人,五台轧棉机,就能完全应付从熙河方面源源不断运抵京城的棉铃。

而正常情况,熙河今年那六万亩棉田,将近七十万斤棉铃,恐怕至少需要数千工人,耗费一两个月才能完成手工剥取棉籽。

以汴京工价,按照雇佣五千人算,单单是这笔成本,就可能要超过两万四千贯!

但现在,总造价不过五百贯的五台轧棉机,加上二三十个工人,用上两三个月就能将总数超过七十万斤的棉铃完全轧完。

仅此一项,每匹棉布的成本就要下降两百文左右。

“陛下,预计年底之前,熙河棉铃就可以全部轧完……”沈括在赵煦身边轻声介绍着。

“嗯!”赵煦颔首道:“沈卿又为国立功矣!”

“朕必不会亏待爱卿!”赵煦下意识的开始画饼。

沈括连忙拜道:“为陛下效命,乃臣之幸也!”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 More+
寒门宰相

寒门宰相

幸福来敲门
宋太祖赵匡胤曾言:“宰相须用读书人。” 简单的说,这是寒门学子官至宰相的故事。 Ps:已经三本数百万字小说完本,人品保证。企鹅群:164548046
历史 连载 415万字
寒门崛起

寒门崛起

朱郎才尽
这是一个就业路上屡被蹂躏的古汉语专业研究生,回到了明朝中叶,进入了山村一家幼童身体后的故事。 木讷父亲泼辣娘,一水的极品亲戚,农家小院是非不少。好在,咱有几千年的历史积淀,四书五经八股文,专业也对口,谁言寒门再难出贵子。 国力上升垂拱而治; 法纪松弛,官纪慵散; 有几只奸臣,也闹点倭寇; 但总体上可以说,这是士大夫自由滋生的沃土。 一个寒门崛起的传奇也就从这里生长了。 谨以此文向所有的穿越经典致敬
历史 连载 48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