匂宮出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千千小说www.qbtxts.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他来到华沙之后,出于对法兰西帝国的尊重,他得到了波兰临时政府的高度礼遇,几乎隔三差五就要参加各界名流举办的宴会,华沙的一切都在照常运行,仿佛还是和他刚刚离去时一样。
但是他心里清楚,眼下只是暴风雨来临之前的平静,虽然看上去华沙一切如常,但具有时局观察力的人,都能够明显感受到,一场关乎波兰民族命运的大战似乎正一触即发——而且最糟糕的是,胜算全无。
正因为如此,所以哪怕受到了礼遇,他也在华沙找不到任何“衣锦还乡”的快乐,只有一种冷眼旁观末日来临的无奈感。
更让他无奈的,是波兰政局此时的混乱。
虽然“革命”理论上是波兰人民共同的愿景,虽然所有波兰人都厌恶沙皇的统治,但是归根结底,一个国家必然会有不同的阶级,每个阶级、每个人,都会因为自己的立场而持有不同的政见,哪怕在大敌当前的情况下也同样如此。
1831年1月25日,新成立的波兰全国议会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争论之后,在华沙起义军民的压力下,宣布废黜尼古拉一世,宣布脱离俄国独立,正式打响独立战争。
2月8日,议会宣告波兰将会维持世袭的君主立宪政体,而且只有现存议会有权力选举出新的国王。
然而,在议会内部,却又因为“前途”问题产生了严重分歧,一部分人认为,现在革命形势大好,应该趁此机会发动“人民战争”彻底摆脱俄罗斯的统治;另一部分人则对现状悲观许多,认为和俄罗斯帝国对抗到底纯属以卵击石,所以应该借助现在的筹码,重新跟沙皇谈判,让尼古拉一世和众强国修改《维也纳条约》中涉及波兰的条款,只要能够让波兰获得更多的自主权,哪怕名义上重新归沙皇统治也无妨。
两派互不相让,激进派唾骂保守派是叛徒,保守派痛斥激进派是傻瓜,彼此互相攻讦不休,议会一片混乱,而类似的争论也在华沙乃至整个波兰蔓延开来,让这个新生的国家陷入到无能为力的泥潭当中。
而在革命后议会任命的波兰起义军总司令扬·齐格蒙特·斯克日内茨基,也是一个悲观派,他认为在欧洲各国都袖手旁观的状况下,自己手下的士兵热情有余而训练不足,而且募集的数量也远远达不到需求,更别说和俄罗斯帝国即将集结起来的庞大军团对抗,所以他不愿意采取积极冒进的行动,宁可等待谈判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