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强67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千千小说www.qbtxts.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于是,他把一些原材料的要求和参数告诉了叶雨泽。叫他在国内找一找,看看有没有可以替代的产品。还有,钢铁厂那边他不满足只出产钢锭了。想炼出高硬度,耐磨适合生产齿轮和发动机的特殊钢材。
叶雨泽想了一会儿告诉他,这种钢材炼制很难。要有最先进的设备和人才,设备方面叶雨泽可以想想办法,但是人才就只能靠杨革勇自己了。这件事不要太急,慢慢找。
于是杨革勇就开始留意这方面的人才了。好歹目前邻国经济状况越来越差,人才已经成了最不值钱的商品。方便了杨革勇的运作。
很快,陆陆续续便有各种生产线和人才来到一团。刘庆华果然没有食言,成了最好的后勤。他连团部的大礼堂都腾出来做了车间。等春天再盖就好了。
这些零部件生产线自然要比汽车组装线规模要小一些。不过也开始占用了大量的人力。
好歹刘庆华管辖范围大一些,抽调人员也方便。不过这时候兵团正在大规模的道路建设,一团也抽调了很多人。这一下就人员也吃紧的厉害。
他不想象基建连那样雇佣大批外来人员。毕竟这是兵团,把兵团搞上去的最根本的目的就是提高战士们的收入。
现在整个团场的农牧业连队都还在靠天吃饭。他可不想雇佣的外来人口收入稳定,自己的职工还在温饱线上面挣扎。
想了很久,脑子里也没有一条清晰的脉络。于是他给叶雨泽打了个电话,这小子脑子好用。总有些神来之笔的思维,让人受益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