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问江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千千小说www.qbtxts.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其实一眼就能看出来。祭拜之后,欣赏山景的时候,大祭酒站在正中,背负双手。张拘成和齐玄素一左一右,则是双手自然下垂。其他人都是双手交叠置于小腹位置。
这叫:背手高一级,垂手礼三分,叉手低一等。
儒门同样分为三个派系,其中理学和心学都是鼎盛一时的显学,正如道门的正一道和全真道,传承有序,不必多言。
气学则如太平道一般,曾经一度近乎覆灭,待到理学和心学大败于道门之手后,这才趁势而起,一跃成为与心学、理学并列的第三大学派。
理学一派的祖师是理学圣人,心学一派的祖师是心学圣人,气学一派的祖师可以追溯到亚圣,“气学”二字中的“气”字便是来源于亚圣提出的“浩然气”,不过真正发扬气学的却是横渠先生等人。
气学一派认为世界是由两部分构成的,一部分是看得见的万物,一部分是看不见的,而两部分都是由“气”组成的。
“气”有两种存在方式,一种是凝聚,一种是消散。消散也不是消失得没有此物,只不过是肉眼看不到而已。气学以“太虚“”表示“气”的消散状态,这是本来的原始状态,“气”是“太虚”与万物的合称。
知虚空即气,则有无、隐显、神化、性命通一无二。
气学、理学、心学三家之间同根同源又各有分歧。
心学与理学的关系已经不必过多赘述,气学在过去被认为是理学的分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