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问江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千千小说www.qbtxts.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比如活人殉葬问题,就有一个渐变的过程,从活人殉葬改为草人,或者木制或者陶制的人俑,再到完全废除这项制度,是一个从野蛮到文明的过程。
理学圣人说“古之葬者,束草为人以为从卫,谓之刍灵,略似人形而已。”意思是古代人死了之后,会用草做成护卫的模样,称作刍灵,有点像人的样子。以此类推刍狗即是草做的牲畜类陪葬品。故而那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中的“刍狗”,并非真正的狗。
这种束草为人陪葬的方式是在陶俑出现之前,后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有人把陶制品炼制成了人类的形状,眉眼头颅手臂无一不像人类一般,这就不是略似人形了,这样做的人就是儒门至圣先师口中的始作俑者。
不管是出于何种目的,此人确确实实是把“人”陪葬这件事情重新搬到了历史舞台上,即便这个“人”只是陶土制品。这无疑是一种文明的退步,这种行为直接激怒了当时主张以“仁”为本的儒门的强烈反对,所以至圣先师才会说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这便可以窥见中原在废除活人献祭殉葬这一习俗中的发展。
但是南大陆这边,跨越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影响之深,都远超中原。已经发展到了
成体系、成系统的地步,名目繁多,方式多样,甚至发展为吃人——道理很简单,中原人用来祭祀祖先的供品不会扔掉,而是事后吃掉。那么南大陆人把献祭给神灵的“供品”吃掉,也是一样的内在逻辑。
只是祭品出了问题,祭品不该是人。
很多人都看到了这个问题,也都想解决这个问题,只是缺少合适的契机。现在这个契机终于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