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桶布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千千小说www.qbtxts.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好在对于乔喻来说,代数曲线他是有研究的,李群也有些研究,虽然并不深入。更好的消息是,如此庞大的命题,课题组用了整整五篇论文来阐述。
把五篇文章按照一定逻辑排序的话,那个男人的工作主要集中在第四篇跟第五篇,而华清潘教授跟他的导师丹尼斯工作则主要集中在第一篇跟第二篇。
当然,这并不是说乔喻只需要去研究第四篇跟第五篇就足够了,事实上他需要看懂最后两篇文章的内容,并尝试找到证明过程可能有逻辑漏洞,首先就需要先完全看懂前三篇论文。
这才能让他理解整个团队的证明思路,找到脉络。
同时这一过程中他还需要学习很多东西,但乔喻是有优势的。
论文团队中的一员,是华清的教授,还已经加了微信,他有任何问题,随时可以在微信里请教,大大节省了时间。这样的人生,如此美好!
...
第二天,也是IMO第一阶段特训的前一天,薛松上午十一点,照例抽时间来看乔喻时,很明显的能感觉到今天的乔喻跟往常比起来似乎有些不一样。
比如给他开了门之后,没有像往常一样亲热的寒暄几句,只是茫然的看了他一眼,便坐回了自己的位置。薛松好奇的去看了眼,然后忧郁了。
他指了指屏幕上被放大的一个公式:D-mod(BunG)≈IndCohNilpglob(LocSys^G),说道:「你哪根筋又不对了?这不 是几何朗兰兹表达式吗?我记得田导给你布置的命题是建立随机素数模型?还是你自己申请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