匂宮出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千千小说www.qbtxts.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他敏锐地抓住了当时欧洲大陆上革命思想回潮、各国资产阶级和新生代受过教育的年轻人充满了政治热情、社会主义思潮开始形成并且大范围传播的时代特点,写了《论消灭贫困》等等一系列政治小册子,把自己打扮成了一个同情社会主义的形象,四处兜售以国家干预经济为核心、保护工农利益的政治价值观。
既然这是“成功经验”,艾格隆自然也毫不客气地吸收参考了。
但是,参考并不意味着刻舟求剑的照搬,“政治”是有时代特点的。
历史上的拿破仑三世,在他蛰伏时期的年代,法兰西已经不是被波旁家族同时,而是进入了奥尔良家族统治的七月王朝时代,奥尔良家族以王室小宗吞并大宗,本身在“道德合法性”上面就及及可危,为了给自己的统治找到合法性,奥尔良家族标榜自己走中庸之道,既不激进也不保守,同时试图讨好保王党、帝国派和共和派等等政治势力,更加宣称要保护每一个社会阶层的利益。
在这种情况下,“需不需要阶级调和”已经不需要争论了,拿破仑三世只需要证明自己比奥尔良家族更加愿意、也更有能力搞阶级调和就可以了。
同时,在那一段时期,经过了0-40年代一系列革命,原本欧洲各国沉闷的群众又重新被点燃了,不光是热血激情的大学生们,就连一向对政治非常冷漠的小店主、商人群体,也积极地投身于政治当中,要求扩大自己的政治权益(其直观的表现就是争取投票权)。
英法普就成为了这一轮政治狂潮的典型代表,其结果就是英国发生了席卷全国的宪章运动、法兰西出现多次街垒革命。而普鲁士,则诞生了《来茵报》和它那个最着名的编辑,最终以1848年席卷全欧的革命狂潮作为结尾。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拿破仑三世不必费心跟别人论证社会主义好不好,他只需要论证自己想要的社会主义才是最有可能实现的就行了。
而艾格隆现在面临的局面却大为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