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山茗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千千小说www.qbtxts.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二十几双眼睛盯着她,连张有财躲在药铺后窗的影子都定住了。
林英走向院中的三张木桌,桌上的十株药苗油绿发亮,叶片上的露珠滚进旁边的陶碗,叮咚作响;
那包寒潭灵土裹着蓝布,泛着温润的光泽,手绘的《育苗图谱》摊开着,炭笔线条把“向阳避涝”“灵土三成”画得清清楚楚。
“苗能分,但有三规。”她扫过人群,目光像寒潭水:
“一、地要向阳,坡不能陡,雨水要能流走;二、土得掺三成灵土,我这儿有称,少一把都不行;三、收了药,先紧着村里咳病的人,谁要偷偷拿出去卖,苗我当场拔,地我当场砸。”
老孙头第一个挤上来,他布满老茧的手捧着药苗,像捧着传了三代的家谱:
“我在山里采了四十年参,头回见这么金贵的草!英子你放心,我家南坡那片地,日头从早晒到晚,我明儿就翻土!”
阿贵踮着脚凑过去,炭笔本子在桌上压出个印子:“英子姐,我画了光照图,您瞧……”
他翻到新页,歪歪扭扭的线条里,药苗在不同时辰的影子被标得清清楚楚,“我娘说,等苗长出来,要给您留最大的那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