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无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千千小说www.qbtxts.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这样来看,东军不论正义与否,都只会比西军更加团结;况且西军里真正抱着决战态度参战的人,真的是屈指可数。
开战之后,家康仍旧不忘继续施展政治攻势,稳住了毛利军,唆使小早川秀秋反水,直接导致东军三倍于西军:这还是在德川军一支在牵制上杉军,一支被真田军拖延的状态下达成的。
这就叫实力,不战而屈人之兵。这种境界,是当时的日本没有人能够匹敌。
上杉景胜这边,说实话他的表现已经不重要,因为战略决战的位置转移了,而当时日本的条件是不允许长期相持战的,所以上杉能做的事非常有限。
在战争爆发前,上杉牵制了德川的主力部队。可是德川家康本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从他在东海道上慢悠悠地行军,就是知道征讨上杉只是个幌子,真正重要的是在上方举兵的石田的动向。
虽然原本就没什么指望,但上杉家的表现也可谓是比较糟糕的。在兵力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直江兼续居然连长谷堂城都没有打下来,真是连家门都出不去。
有的人说上杉应该主动追击德川军,其实这个不太现实。德川家康当时在征伐上杉这边留下的,是他的次子结城秀康,而此人素有骁勇善战之名。
要想实现在后方搅浑水的目标,要么把德川家领地打通,要么一路追上东军大军。但是在这些目标实现之前,伊达和最上军早就把上杉领地打穿了。所以,上杉家真的是最大的鸡肋。
毛利辉元的表现也很差,以高务实的说法,就是根本没有展示出一个百万石级家族家督应有的魄力和手腕。
其人对于战后重新划分领地抱有严重不切实际的幻想,认为只要毛利事实上不出兵,就可以避免被削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