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无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千千小说www.qbtxts.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这里必须解释一下,此刻的大明,有两个人头上挂“吏部尚书”衔,一个是高拱,他是正经的吏部尚书,吏部归他管;还有一个就是杨博,他也挂着吏部尚书的衔,但他主持的是兵部事务。
这件事听起来很古怪,但其中是有原因的:吏部尚书实际上是六部之中地位最高的,这不必多说了。杨博作为晋党真正意义上的“党魁”,其资历、地位都十分尊崇,并且此前他就做过吏部尚书,现在他也没犯事,不可能给他降格使用。
而同时,赵贞吉京营改制实践之后没多久,兵部尚书就空缺了,代行尚书权限的左侍郎谷中虚又在前不久被皇帝勒令在京闲住,兵部于是彻底没了主官。这肯定不行啊,于是高拱就把在京休养的杨博请出来,以吏部尚书之名主管兵部。【无风注:杨博以吏部尚书掌兵部,虽然畸形,但的确是史实。】
所以现在兵部的情况是六部之中最复杂的:首先,张居正从入阁一直分管兵部,不仅在兵部的势力根深蒂固,外镇将领之中也有很多仰其鼻息的“门下走狗小的某某”;杨博国朝老臣,又是晋党核心人物,更以堂堂吏部尚书之尊来掌兵部,猛龙过江之势毋庸讳言;郭朴却也不遑多让,他是做过吏部尚书的内阁次辅,又因为负责改革驿站,必须对兵部有足够的影响,皇帝对此也很关注,那自然不能不在兵部发声。
可以这么说,兵部衙门现在算是一场三国志——张居正算是曹操,杨博、郭朴因为高拱的关系,算是孙刘联盟。
当然,这么一来,实际上也可以说高拱对兵部同样有很大的影响力。
高务实来拜见郭朴的时候,郭朴就正在看一则关于兵部的奏疏。
他见了高务实,倒也毫不惊讶,明知道高务实是为什么而来,却偏不和他去说高拱被参的事,反而道:“你来得正好,这里有一道和兵部有关的奏疏,你来看看。”
高务实略有些意外,因为郭朴虽然是他的老师,但他是个公私分得很开的人,平时即便讨论政务,也只有关于张居正、冯保等人的事情才会和高务实说,今天居然破了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