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晴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千千小说www.qbtxts.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当起义军从流动作战转向建立政权后,对户籍制度的改造成为其巩固统治的核心举措。王仙芝、黄巢等起义领袖虽未留下系统的户籍政策文献,但从《桂苑笔耕集》《三水小牍》等史料记载看,其改革呈现出鲜明的"反制度"特征。

(一)王仙芝"均平"理念下的户籍尝试

王仙芝自称"天补平均大将军",其在濮州、曹州占领区推行的"毁版籍,焚税簿"政策,并非简单的破坏行为。考古发现的曹州残碑显示,起义军曾"计口授田",将没收的地主土地按人口重新分配,并建立"义仓户籍"——这种新户籍不再登记资产等级,只记录人口数量与土地亩数,且明确规定"三岁一更造",以适应流动作战的需要。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对北魏均田制的某种回归,但剥离了其中的等级色彩。

(二)黄巢政权的"土断"实践

广明元年(880年),黄巢攻克长安后建立大齐政权,立即颁布"悉令百姓安居,市贾无禁"的政策(《旧唐书·黄巢传》)。在户籍管理上,其采取了两项突破性措施:一是废除唐朝的"良贱户籍"制度,宣布"四民平等",奴婢、部曲可独立登记为"平民户";二是推行"土断",无论土着与流民,只要在占领区居住满一年,即可获得土地并登记户籍。长安西市出土的"大齐户籍残卷"显示,当时登记的"坊郭户"中,外来商户占比达43%,远超唐朝鼎盛时期的17%。

(三)地方性起义政权的户籍实验

除王仙芝、黄巢外,其他地方性起义军也进行了各具特色的户籍改革。浙东裘甫起义军建立"天平军"政权后,创造了"伍保户籍法"——以五户为"伍",十伍为"保",户籍簿册同时记录生产资料与军事义务,这种"兵农合一"的制度后来被宋朝保甲制部分借鉴。而江淮地区的王重隐起义军则推行"乐岁输半,凶年免税"的弹性户籍政策,将赋税征收与年景收成挂钩,较唐朝"量出以制入"的原则更具合理性。

三、制度碰撞:新旧户籍体系的博弈

起义军的户籍改革并非一帆风顺,在与唐朝残余势力及地方豪强的博弈中,新旧制度的冲突呈现出复杂的面相。这种博弈不仅体现在政策层面,更深入到基层社会的组织肌理。

(一)土地分配中的产权博弈

都市言情推荐阅读 More+
重生80:从深山打猎开始致富

重生80:从深山打猎开始致富

黄二狗听书
重生回到1980年代的小山村,彼时的市场经济完全处于百废待兴的状态,这让一心想赚大钱的夏长海寻觅到了泼天富贵!守着遍地宝藏的老林子,各种野物不胜枚举,上百种珍贵药材挂满山坡!在这个尚未禁枪的年代,夏长海靠着赶山狩猎,慢慢走出一条致富的发家路。自此后有了钱,夏长海便成为十里八村有名的宠妻狂魔!...
都市 连载 23万字
重生七零,赶山致富我把妻女宠上天

重生七零,赶山致富我把妻女宠上天

月下听蝉
年代+上山+致富+弥补遗憾……陆程重回1970,看到还没被逼死的老婆孩子,他决定不在游手好闲。他背上弓箭,腰叉弹弓,手持猎枪,成为深山之王。野鸡,野兔,三百斤大野猪,凶猛大虫……这一切便是致富的开始,茫茫大山,财富取之不尽,让他赚的盆满钵满。...
都市 连载 10万字
文豪1978

文豪1978

坐望敬亭
社畜林朝阳为了工作忙的连相亲都没时间,穿越后娶了知青点最美的女知青陶玉书。以为是抱上了美娇娘,结果对方考上大学后便断了联系。家里人为此饱受闲言碎语的困扰,林朝阳却满不在乎,改革开放的浪潮正滚滚而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他哪有空为了一个女知青浪费时间?他本打算利用先奋斗几年赚上几个小目标,然后迅速躺平,从此当一条咸鱼,弥补自己上辈子兢兢业业赚钱却未曾享受过一天自在生活的遗憾。可还没等他实施计划,消失
都市 连载 328万字
农村三代人

农村三代人

刘海峰
故事从1938年,抗战第二年开始写起,从大历史观,大世界观的角度,讲述刘家三代人的不同命运。个人的命运,又与国家和时代紧密相连。个人和家族命运的改变,又离不开所处的环境,以及国家的崛起……...
都市 连载 12万字
村凰

村凰

三根皮带
乡村+无敌爽文大学生陈凡为了照顾病重父亲,放弃了大学生涯回归乡村,偶然获得仙医传承。左手神针治疑难杂症,右手神术造惊天伟业!...
都市 连载 13万字
退下,让朕来

退下,让朕来

油爆香菇
沈棠在发配路上醒来,发现这个世界很不科学。天降神石,百国相争。文凝文心,出口成真。武聚武胆,劈山断海。她以为的小白脸,一句“横枪跃马”,下一秒甲胄附身,长...
都市 连载 58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