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下写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千千小说www.qbtxts.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老朱对此深以为然,深深看了韩度一眼。一个主意,一石三鸟的解决了三个难题,由不得老朱不对韩度刮目相看。皇权不下乡,这可是历朝历代都没有解决的弊病。而老兵得不到一个妥善的安置,只能一直留在军中,这也是一个不管是唐朝的府兵制,还是宋朝的厢军制,都没有能够解决的问题。还有一个就是,这些老兵回到乡里必然会影响一个乡村的人,普通百姓对于朝廷的认识会更多更全面更深的了解,而在这过程当中,自然而然的就会吸引百姓忠于朝廷。
虽然老朱对于韩度向来看重,但是也没有想到韩度会给他这样的惊喜。
不过,这毕竟是涉及到对于军制的改变,老朱不得不慎之又慎。
“此法有百利而无一害,但‘夫佳兵者不详之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这事容朕再好好想想。”执行的好坏,关键还是看人。
韩度不是要反对老朱的里长、粮长制度,而是认为现在这种对于里长、粮长的选拔方式不认同。
“有问题的是朝廷选拔里长、粮长的方式。”见老朱用心听着,韩度深吸一口气,继续说道:“现在的里长、粮长都是各县让个乡村的百姓,自己推选出来的。这些选拔这些里长、粮长的过程当中,几乎和朝廷没有什么关系。这样选出来的里长、粮长,皇上以为他们会忠心于朝廷,会向着朝廷,站在朝廷这一边么?”
老朱想了一下,但是没有想明白这个问题,干脆直接问韩度,“你是怎么看的?”
韩度闻言,立刻斩钉截铁的回道:“臣以为他们不会心向着朝廷,更加不会站在朝廷这一边。朝廷在他们当上里长、粮长的过程当中,一点作用都没有发挥出来,完全是一副看客的姿态。既然朝廷对他们当上里长、粮长,没有丝毫影响,既然忠不忠于朝廷,都不会影响到他们当上里长、粮长,那他们为什么还要忠于朝廷?除非是有利益引导,否则没有人会自找麻烦的。”
听到这些人对于朝廷不会有丝毫的忠心,老朱顿时气的满脸通红。